谨以此文献给
那些和我一样同处水深火热中的
或即将也处于水深火热中的
或已经处于多年水深火热之中
难以自拔的父母们
从小到大,每个人都经历过不同形式的分离,起码我们从娘胎里出来的那一瞬间就是绝对的一种分离了。你愿不愿意,都得接受。可是哪里能接受得自自然然呢,满眼都是泪啊。
分离有空间上的,有心理层面的,都与情感有关。今天想说说心理层面的分离。最近大概在一直受这个困扰,虽然不确定分离的议题在情绪中所占比重多少,但有是一定有的。
孩子高考后,放松在家。许是之前双方将更多的精力都放在学业上了,而目前的自由状态,将隐藏的问题浮到桌面上来了。我开始对孩子的种种言行存在各种情绪,其中有一部分应该是与分离有关----从某个层面上来说,孩子在与我渐行渐远:
他的有理的、无理的要求越来越多,也越来越无视我的意见和建议,比如要早些睡,爱护眼睛之类的,当然我也还有很多有建设性的建议,但多数是被他左耳进右耳出的。他的某些行为越来越让我看不惯,人家又无所谓你的看不惯┉
这些外显情绪的背后,是我难以接受的日渐显现的分离状态:
孩子终将走他自己的路,他的路途上,我只是一个目送者,一个牵挂者,是一个背景,是一个被需要时才可以也必须现身的角色。即使我用我(有限)的人生经验看到他了前面的沟沟坎坎,我都无法让他停下来,除非他自己愿意。我不能替代他思考,不能替代他选择,不能替代他承受后果。多数情况下,我只能看着这一切在发生,看着他摔各种跟头,等着他自然长大。我保持着沉默,控制着伸向他的手,因为那注定是要被甩开的。
我头脑中不断闪现着龙应台写给她孩子的信里的某个场景:
“看到孩子抽烟,这位母亲真想冲上去一把把烟抢过来。可是母亲不能,她知道孩子已经是成年人了,不再是她的“孩子”了,只能强行控制自身的冲动,告知自己,即使错了,那也是孩子的选择,那是一个成年人的选择,一个“别人”的选择,需要得到尊重┉┉”
类似于这样的心里纠结,每天在我内心上演多遍,我也像龙应台一样,有一次又一次的冲动:想一把把电脑电源切断,想把手机抢过来,想训斥,想阻止┉┉我不断告诫自己:不可以不可以,尊重尊重,接受接受,允许允许。我不断感受着自己的克制,愤怒,不甘,无力,和更深的伤心,还有更深更深的,不舍。
把自己的孩子当成“别人”,确实不容易。我如何肯轻易地放下“父母”的角色,我如何肯放下我的自恋,我的权威感。我如何能接受曾经融为一体的这个人他要独立成为另一个个体。对孩子而言,我曾经是那么重要的一个角色,因为被需要而具有高度的掌控权。而今一切都要从头越。
分离,是一种特殊形式的“失去”,你抓不住的。
分离有对他人的,也有对自己的。在这个自我觉察当中,我不断看到自己的期待,自己的标准,看到孩子与我的差异性,看到现实与想象的差距。我需要与我的“期待”之梦分离。
放下自己的期待比接受客观的分离还要困难。客观上的分离,你的愤怒尚可以以各种理由直接扔出去,而接受自己期待的落空,是向内的,自伤的,总少不了为其哀悼、哀伤。这多少有一些被打败了的无奈:“打不过”你,就只能“收拾”自己了。
只剩下哀悼了。哀悼就是让你从自己的意愿当中清醒过来,看到事实的真相,接受真相的残酷,然后放下“幻想”,轻装上阵,开始不一样的真实生活。
没有办法躲开这个环节,就在风雨中磨炼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