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本文内容选自武志红《为何家会伤人》)
家不是工作的延续,也不是工作的补充。工作的规则是权力,其运行机制是竞争与合作、控制与征服。家的规则是珍惜,能抵达珍惜的途径是理解和接受。如果不明白工作与家的分野,而将权力规则带回家,那就形成一种“权力的污染”,会引出很多问题。
对于多数人来讲,无论把工作看得多重要,他们仍意识到家的重要。问题常常就在于他们只是不懂得将家庭和工作分开对待,在家里做到珍惜。但是同时奉行两套人生规则是很累的。于是,极少数人干脆放弃珍惜,在所有地方都执行权力规则,从而变得无比冷酷。
案例分享
35岁的罗胜在一家台资企业做广东区总经理,他充满了危机感,“一旦发现任何人对我构成威胁,我都会先发制人”。他身边的副总就像走马灯一样换来换去,而他一直岿然不动。总部虽然知道他好斗且不择手段,但鉴于他的业绩,一直容许他这样做。
这也形成了罗胜的世界观的基础。他总结说:“利益是根本。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;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。利益是根绳,你用得好的话,就可以把所有人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。”
罗胜也将这种利益观带到家中,他四年前结婚,认为和漂亮妻子是“利益结合。如果我没这么成功,她才不会嫁给我”。现在,这个“利益结合”正濒临崩溃,妻子说“这个家是地狱,我再也不想待下去”。他们三岁的儿子好像天性中继承了罗胜的斗志,根本无法和其他孩子一起玩,没一会儿就会和其他孩子打起来。
离婚就离婚,罗胜对妻子并没有什么留恋,他说,“我才不会婆婆妈妈的,任何人都不能伤害我。”但他坚决要求儿子归自己养,因为他对于儿子天生的斗志非常自得,认为儿子天生就是做大事的料,但这更可能是罗胜的一种“想当然”,因为缺乏温暖、学不会珍惜的孩子很容易染上严重的心理问题,从而“心理夭折”。
解决之道:让珍惜成为主旋律
如何避免将权力规则带回家呢?
第一、要有明确的意识,将工作和家分开。告诉自己,这是两个不同世界,需要用不同的方式去对待。
第二、不要把工作作风带回家。可以在家继续工作吗,但不要将工作的气氛带回家。
第三、保持整个家庭系统的平等。在工作中,必然会有领导。但在现代家庭中,在解决问题时,要有“一家之主”。但在沟通中,应该彼此相互尊重。
第四、让珍惜成为家庭主旋律。工作中,处理的主要是利益,目标是解决问题;家庭中,处理的主要是感受,目的是相互理解与接受。
多一份理解,多一份接受,就多一份温暖,家就更像一个家。